2015年是“十二五”規劃的收官之年,是能否完成規劃目標的關鍵一年,面對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、國內外市場需求持續疲軟和節能減排制約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,全區上下采取各種措施力促工業經濟穩定發展。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總體保持平穩,但增速同比有所放緩。
一、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經濟運行情況
(一)工業生產穩中趨緩
上半年,我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3家(含供電),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07.67億元,同比下降0.5%,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0.7個百分點,同比回落9.6個百分點,其中輕工業完成13.70億元,同比下降1.4%;重工業完成293.98億元,同比下降0.4%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7.99億元,同比增長2.4%,增速比一季度回落8.0個百分點,同比回落4.8個百分點,其中輕工業實現3.99億元;重工業實現64.01億元。
(二)產業結構不斷優化
今年以來,我區醫藥制品業和計算機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保持快速增長,比重不斷上升。上半年,醫藥制品業完成產值3.17億元,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同比提高0.4個百分點,增速同比增長58.2%,增幅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高58.7個百分點,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0.4個百分點。計算機、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完成產值1.69億元,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同比提高0.1個百分點,增速同比增長30.9%,增幅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高31.4個百分點,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0.1個百分點。
(三)五大行業發展情況
分行業看,上半年我區產值占比大的五大行業共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21.65億元(見表一),總量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的72.0%,增速同比下降2.6%。其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完成產值120.94億元,同比增長6.6%,主要是受到金發科技快速增長的拉動,金發科技拉動該行業增長10.7個百分點,拉動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.9個百分點;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完成產值41.52億元,同比下降13.1%,主要是受到環宇銅業生產大幅下降影響,環宇銅業直接拉低該行業19.3個百分點,拉低全區規模以上工業3.0個百分點;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完成產值36.06億元,同比下降11.0%,下降原因主要是受到陶瓷業和混凝土業整體行業不景氣的影響;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4.59億元,同比下降23.2%;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.55億元,同比增長23.4%,主要是受到花城五金增長的拉動,該企業是規下轉規上企業,去年上半年大部分時間處于停產,花城五金上半年完成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9.4倍。

二、規模以上工業經濟運行面臨的問題
(一)完成情況離年初預測差距較大
從街鎮指標完成情況看(見表二),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僅完成年初預測的41.3%,有3個街鎮完成程度低于全區水平,其中鳳城完成30.5%,源潭完成31.0%,東城完成31.2%;有4個鎮街沒有完成上半年預測水平,其中源潭相差18.2億元,石角相差11.6億元,鳳城相差2.4億元,東城相差0.2億元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率上半年僅為13.28%,雖然比一季度提高了0.95個百分點,但仍與年初預測相差9.52個百分點。全區只有鳳城增加值率高于年初預測2.43個百分點,其他6個街鎮均低于年初預測,其中產值占比大的石角鎮低于年初預測11.9個百分點;源潭低于年初預測2.47個百分點;橫荷低于年初預測10.38個百分點。

(二)企業生產下降面擴大,支柱產業支撐力減弱
上半年,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同比下降的企業高達60家,比上一季度增加5家,下降面達53.0%。其中下降超30%的企業有24家,直接拉低全區規模以上工業9.5個百分點。生產下降企業名單中不乏新亞光、宏威陶瓷、南方衛浴等我區的重點知名企業。
兩大支柱產業中,陶瓷行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1.09億元,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比重10.1%,增速同比下降12.6%,拉低全區規模以上工業1.4個百分點。全區14家陶瓷企業中有10家產值出現下降,其中東陶陶瓷、南方建材衛浴、宏威陶瓷3家企業產值下降超30%。有色金屬拆解和加工業完成產值163.01億元,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比重53.0%,增速同比下降8.3%,拉低全區規模以上工業4.8個百分點。其中降幅最大的是環宇銅業,該企業從8月開始全面停產,產值同比下降99.8%,其他降幅60%以上的企業有天恒金屬、宏升金屬、潤琿資源、新鑫再生資源4家企業。
(三)企業經營效益回落,增加值率低位運行
一是企業經營效益呈現回落趨勢。受經濟大環境不景氣影響,上半年,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3家(含供電),虧損企業51家,虧損面同比擴大14.1個百分點;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5.0億元,同比下降0.8%,比一季度回落10.1個百分點,同比回落11.2個百分點;實現利潤總額18.08億元,同比增長36.2%,增速比第一季度回落28.2個百分點,同比回落45.8個百分點。
二是部分企業增加值率不理想。上半年我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率僅為13.28%,雖比第一季度12.33%增加0.95個百分點,但與年初預測22.80%相比,還有9.52個百分點的差距。上半年,我區增加值為負數的企業共有億捷科技、勝利銅材、忠信光伏和合展混凝土等10家,嚴重影響我區增加值率的提升。
(四)企業用電量與產值不協調
上半年,我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2家(不含供電)用電量93288萬千瓦時,同比增長7.4%,高出產值增速9.2個百分點,用電量的增速與產出增速趨勢相背離,嚴重不協調。全區共有利時物資回收、聯達五金、白云宏興五金和昌旺塑料再生資源等19家企業的用電量增速與產值增速趨勢相背離的企業,其中利時物資回收用電量增長2.87倍,而產值卻下降47.4%,用電量增速與產值增速背離334.1個百分點;聯達五金用電量增速與產值增速趨勢背離322.6個百分點。
(五)工業經濟增長后勁不足
一是規下轉規上企業拉動力不足。上半年32家規下轉規上企業中有14家產值同比下降,下降面44%,拉低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0.51個百分點。二是部分增資擴產企業拉動不如預期。上年完成增資擴產企業有遠光、新亞光和合意氟塑3家;本年9家預計增資擴產企業中,已完成增資擴產的有忠信世紀玻纖二期、新亞光和遠光3家,其中新亞光和遠光2家企業上半年產值不升反降,共完成產值10.1億元,同比下降35.0%,拖累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下降1.8個百分點。三是新增企業推進緩慢。年初預計本年可新增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,到目前為止只有冠星陶瓷已經在5月開始投產,但到目前為止仍未達到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標準,其余的企業仍未能正式投產。
三、促進工業經濟加快發展的對策和建議
(一)加強企業調研和服務工作。相關經濟部門要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發展、轉型升級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迫切需要政府提供的服務,為企業積極爭取各類扶持獎勵。同時要重點針對上半年生產倒退、企業經營效益和增加值率下降的企業的調查研究,協助企業解決節能減排、招用工、生產和銷售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,確保企業健康發展。
(二)著力擴張企業規模數量,支撐發展后勁。僅靠現有存量經濟拉動已不現實,必須注入新鮮“血液”才能帶動工業經濟持續發展,只有千方百計地增加規模企業數量,才能確保我區工業經濟總量的增長。一是各相關部門要合力做好新建企業的跟蹤服務工作,協助解決企業的各項審批條件,爭取盡快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;二是著力做好“規下轉規上”工作。部門間要信息互通共享,做好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臨界值附近企業的跟蹤核查,引導和鼓勵企業做大做強。
(三)有的放矢加快轉型升級步伐。我區大部分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屬于粗加工、低增加值、高能耗的企業,相關部門要研究制定獎勵政策,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快技術改造,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。特別是要加快引入戰略性新興產業,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術、帶動力強的產業鏈核心企業,提升低能耗、高附加值、用地少等新興產業發展實力,加快培育我區工業新業態和新的增長點。
(四)繼續扶持實體經濟。認真執行領導干部和部門幫扶聯系重點企業制度,繼續落實省、市和區府的相關文件。支持和服務骨干企業,幫助企業增強信心,渡過難關,確保全區工業經濟的平穩增長。
供稿:清城區統計局工業專業
二○一五年七月三十日